议案建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汇报
    * 发表时间 : 2017-10-18 15:00:48 * 浏览 :

    ——2017926日在启东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主任会议上

     

       

     

        受市政府委托,现把市人大1号议案办理情况,作如下汇报。

    收到沈衍冰等12名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议案”后,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议案的办理工作,专门成立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议案办理工作方案。领导小组由市政府高红宇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人社局、商务局住建局、金融办、人才办、对接上海办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具体负责议案的落实推进工作。工作方案明确了办理事项、办理程序、完成时限、责任分解和工作要求。根据工作方案,我委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办理。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营造浓厚氛围,增进创新共识

    今年以来,市人才办、发改委、人社局、科技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评选推荐“东疆英才”、南通“三名”年度人物、十大杰出通商等评先评优活动,表彰创新创业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组织参与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促进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研制赶超工程、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行动、两化融合创新示范工程、职工技能大赛、企业服务直通车等,加强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和项目申报服务,营造了良好氛围,取得了明显成效。

    引导启东企业家摒弃求稳守摊思想,树立依靠科技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理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创新创业和转型发展,今年上半年,市发改委在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组织举办两期“启东市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专题培训班”,全市100多位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安排了打造高绩效执行力团队,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与管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等多个课程,还实地考察学习了中国(上海)创业者实训基地。学员一致反映,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针对性、操作性强,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创新创业和转型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创新资源

    (一)加强产学研合作。为切实解决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投入产出不匹配、科技资源缺乏等问题,市科技局今年重点组织开展六大推进活动。一是精心组织举办好科技节等全市性的重大产学研活动,架好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的金桥,搭好校企合作平台,全年组织全市性产学研合作活动不少于5次。二是提升产学研合作服务水平,做到企业项目需求和技术难题早调研、早掌握、早筛选,高校和科研机构最新科技成果早收集、早发布,校企衔接早落实,提高产学研合作成功率。三是深化合作方式,建立健全共同投入、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抓好校企研发中心、工程硕士点、博士(后)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高校启东专家工作站建设,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四是进一步抓好专家库建设,将专家库容量扩大到1000人以上,为企业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五是切实抓好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六是提高合作水平,在现有合作基础上,同更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加强同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人才和技术相对富余的有利机遇,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提高企业科研水平。

    (二)深入推进接轨上海。市委、市政府于年初制订了《跨江融合对接上海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市对接服务上海工作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6个专项工作小组。协调委员会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即举行揭牌仪式,召开协调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启动对接服务上海工作。一季度制定出台《2017年度全市对接服务上海工作的考核意见》,细化目标任务,按季考核,年终结果计入效能考核,给予加分或升星奖励。

    今年以来,我市紧扣“做足接轨上海文章、加快实现融合发展”主题,深入实施“参与、联动、服务”三大战略,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体系、平台载体、城市功能、工作机制六大对接工程,15个镇、园区与上海18个镇、园区、街道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上半年,我市签约来自上海项目40个,开展招商对接活动70场,举办规模化产学研活动6次,签约产学研项目12个,共引进上海产业协作项目资金164.1亿元,来自上海游客人数约为229万实现23%的工业产品配套上海、45.8%的农产品供应上海、72%的游客来自上海、82%的外资和市外民资引自上海

    目前,与上海共建科技创新载体5个;全市引进的34名国家顶尖人才、43名省“双创人才”中,60%来自上海。下阶段,我们将深入实施六大对接工程,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主动配合省、上海、南通有关部门做好北沿江高铁沪崇启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火车站、吕四港区10万吨级进港航道等交通工程建设,加快构建江海河联运体系;积极参与南通长三角北翼重要航空港建设,全力做好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对接南通华东地区重要信息港建设,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沪启“在线”同城化;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综合开展靶向招商、专题招商、以企引商、资本招商,力争全年新签约产业项目100个、在沪举办各类招商对接活动200场次、引进上海产业协作项目资金300亿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亿美元。

    (三)强化招才引智。为优化招才引智、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去年下半年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启政发〔2016〕68号)、《启东市促进生命科学产业发展若干扶持政策》(启政发〔2016〕84号)。为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助力科技创新,今年以来市政府又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和创新举措。

    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鼓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启发〔2017〕27号),着力打造人才高地,服务创新创业,以人才和智力资源的集聚,引领和支撑启东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该项人才新政涵盖鼓励高层次人才来启创业、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实施产业紧缺人才津贴补贴、加强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快发展人才服务业、提升人才保障水平等八大类30条政策措施,涉及人才最关心的待遇、工作和生活等问题,是原有政策的优化版、加强版、升级版,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7月27日,我市在上海举办“才汇东疆 智启未来”为主题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对接会。来自上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50多人参加会议。其中包括两院院士薛永祺、陈芬儿以及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获得者、启东籍杰出青年人才代表陈宇翱等30多名专家。会上签订了人才创新创业项目8个,校地合作平台项目5个,并举行了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启东)研究院、驻沪招才引智工作站揭牌仪式。

    8月,我委起草了《关于做好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的实施意见》,推动我市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意见明确七项主要举措和四项支持政策,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激发全民创业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协同发展。

    下阶段,我委将配合市委组织部进一步制定出台《启东市“东疆英才计划”实施细则》《启东市产业紧缺人才津贴补贴实施细则》等10多项配套政策,全面落实“人才新政30条”,深入实施东疆英才计划、沪启人才合作工程、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和“凤还巢”工程等,努力推动我市各类人才培养引进和创新创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三、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创新环境

    (一)加大财政支持。近年来,我市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不断完善,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创业的意见》(启发〔2015〕27号)、《关于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启政发〔2015〕10号)、《关于加快科技进步促进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启发〔2016〕19号)、《关于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意见》(启政发〔2016〕21号)、《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启政规〔2017〕3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了多个产业发展基金,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奖励力度稳步提升,以企业为主体、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2016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7%,财政科技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5.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4%,财政科技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5.2个百分点。

    (二)强化项目服务今年以来我委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及时掌握政策导向,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全力争取扶持资金。蓝岛海工3-10MW重型海上风能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功申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华滋海工成功化解过剩船舶产能60万载重吨,林洋能源、神通阀门的企业互联网化提升项目,海四达电源的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等成功申报省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全年有望获得1000多万元省级专项资金支持。

    市科技局今年组织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6项,其中:2项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立项,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北大生科产研院、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启东光电遥感中心两个项目获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立项,在整个南通18家申报单位中仅有我们启东的2家获立项,实现启东“零”的突破。预计全年可争取省科技扶持资金再创新历史。

    (三)优化创新环境。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优化、落实,近年来我市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共识进一步形成,科技与人才、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度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成果显著。2016年,我市列全国创新创业中小城市百强第11位,列省县(市)人才综合竞争力第9位,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为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深化提出“2440”工作方案,在全省96个县市区创业创新政务环境评价中列第5位;积极融入省政务服务“一张网”,“不见面审批”办事模式加快构建;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服务全面开通;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国家级试点工作加快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启东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捷捷微电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朗峰新材、通易航天在新三板挂牌。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不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和中心城区功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加快转型发展。上半年共完成成片造林绿化1.85万亩,新增城市绿地50万平方米,空气质量达标率保持南通前列,圆陀角滨海湿地公园获批南通首家省级湿地公园。目前,欣乐城、吾悦广场等城市综合体正在加快建设,新城区布局规划编制初步完成,停车场、市域快速路网等专项规划加快编制,人民路、民乐路等道路完成改造,牡丹江东路、公园南路等道路开工建设。

    为进一步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下阶段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紧完善各类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全力加快城市转型;二是加快打造“1+2+N”镇村发展格局,着力建设美丽镇村;三是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和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加快森林公园、植物园规划建设,大力优化生态环境。

    四、把握工作重点,增强创新能力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历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企业科技创新意识日益增强、成效日益彰显。截至201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100%。其中,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以上科技创业载体9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家,院士工作站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研究生工作站22家。根据代表建议,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今年我委将会同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将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在科技政策修订完善、技术创新规划制订等方面注重征询企业意见,充分发挥企业家的智慧与作用。二是建立完善企业调研、沟通制度,及时了解企业创新意愿,有针对性地做好优质服务。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科技领军型企业、科技骨干企业、科技先进企业的培育扶持和重点服务,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带动行业共同进步。四是继续开展启东科技创新功臣等评选活动,表彰奖励科技创新先进人物。五是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申报专利与科技成果,推进科技基础创新。六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计扣除、高企所得税优惠、有关专项资金扶持等政策的落实力度,扩大政策覆盖面。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级经济工作相关部门推进“三优三新”重点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工作方案》(启办发〔2016〕37号),着力培育发展海洋工程及重装备、电力及能源装备、精密机械及电子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和新材料、新医药、通用航空三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新型服务业。通过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有关各方协同推进,“三优三新”重点产业及新型服务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实现“三优三新”产业集群产值765.2亿元,增长13.1%,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73.1%;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1.2亿元,增长9.6%,创业科技园获评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抓上游、连下游”“抓主业、带配套”,进一步做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主干,加快产业提档升级。一是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启东实施计划,坚持存量提升、增量带动并举,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两化融合创新示范工程,促进企业创新转型、提质增效,全年引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项目不少于120个,确保“三优三新”产业集群产值超1500亿元。二是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推动米歌酒庄、塔达希时装等企业制造业服务化;加快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突出恒大威尼斯、绿地长岛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引领带动。确保全年新增服务业重点企业40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45%。

    (三)强化八大园区及创新平台建设。近年来,我市重点围绕“三优三新”产业集群,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着力提升八大园区的规划定位与建设水平,促进八大园区平台高端化转型。市委、市政府成立了7个推进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部门和协同部门组成。各牵头部门建立推进工作班子,确定责任人和联络员,制定本产业工作推进方案,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三年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定期听取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协调重大问题。

    与此同时,扎实推进创新平台建设。2016年,启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北大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工程(启东)产业研究院等一批政府与高校、研究院所联合共建的研发机构相继建成并启动运营。2016年底,全市建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5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以上,孵化器年末在孵企业数为272家,孵化器累计毕业企业数53家。今年以来,我市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创业科技园获评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启东)研究院、驻沪招才引智工作站挂牌运营,与哈工大就联合共建启东海工船舶产业研究院达成初步协议,天汾电动工具科创园一期工程、尚华启东生物制药科创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神通阀门申报工信部2017年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全市新增省“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省融合创新示范企业1家,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18人。

    下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全力构建“一城三区”空间格局,全面推进园区平台整合优化,加快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着力打造特色创新集群。同时,加快启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等多个创新载体建设,北大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2017年力争引进科研团队2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个,引进项目3-5个,孵化基金完成10-15个初创企业(项目)投资,产业基金完成6-8个高成长性企业投资,并购基金完成2-3个并购项目投资;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新型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力增再新增南通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到42万平方米,孵化器在孵企业数力争达到290家。

    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虽然,今年以来围绕代表们提出的建议意见我们进行了探索,但是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全民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厚,鼓励创新鼓励创业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产业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还处于初创阶段,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建设还不够优化,支持全民创新创业的金融保障力度还不大等,还有待于我们不断更新观念、强化组织、整体联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