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审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纵横 > 专题审议

    关于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 发表时间 : 2020-10-29 17:46:50 * 浏览 :

    ——2020年8月31日在启东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

     

    市卫生健康委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对我市深化医改工作相关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市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6月,我市被确定为江苏省深化医改先行先试县市。2016年,被确定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2019年,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专门对启东市人民政府持续深化推动医改、积极开展试点探索致表扬信,“启东市集中消毒供应模式”视频宣传片在健康中国APP,健康江苏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启东市紧密型医疗集团建设在江苏医改新动态发布4篇专刊,得到国家、省医改领导小组的高度肯定。2020,在巩固已有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总体思路,坚持“政府得民心、医院得发展、患者得实惠”的方向,突出转机制、促规范、建秩序、抓监管,努力在深化医改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一)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实现新突破

    一是两大紧密型医疗集团成功组建。按照龙头带动、城乡一体、资源集约、技术共享、管理同质、发展同步总体目标,全市组建以人民医院、中医院为龙头医院的两大紧密型医疗集团,覆盖14家公立医疗机构及下属的24家分中心分院、4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建成独立的两大医疗集团管理办公室,成立七个管理中心、七个共享中心,医疗集团内部实行行政管理、医疗业务、人力资源、医疗保险、药品耗材、信息管理、综合考核、后勤保障、财务审计九合一统筹管理,城乡发展一体化、资源管理一体化、医防融合一体化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成功组建。二是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更趋完善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同时,依托18市级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及质控小组,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疗、护理、院感、教学、中医药文化建设等业务纳入一体化管理,以业务同质化带动社会办医疗机构协同发展。全面实行医疗集团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推行第一批国家集中采购“4+7”扩围药品使用,实施医疗集团药品耗材目录、竞价、采购、配送及结算五统一管理。三是医疗机构监管更加严格。制定完善卫健委与医疗集团权责清单,加大对两大集团督查考核力度。将传统的对单一医疗机构监管转变为对医疗集团监管,突出医改各项重点指标和龙头医院帮扶带动成效,全面落实业务同质、对口支援、分级诊疗、人才培养、智慧卫生、合理用药、医保控费等医改举措,促进医疗集团同质化服务机制不断建立,运行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加强公立医院控费信息监测,人民医院、中医院住院均次费用在南通市同级医院中最低。四是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以市十八个质控中心建设为抓手,通过业务同质化管理,医疗集团内部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启东市人民医院被国家卫健委确认为“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县医院”、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挂牌“南通大学附属启东医院”,在全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名列全省县级医院第五、南通市同级医院第一;启东市中医院将迎来第二轮三级中医院复评,妇幼保健院与复旦儿科医院成功签约,即将开启启东妇幼健康事业新篇章。二院、三院通过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评审,四院、七院纳入二级综合性医院管理。二院确定为省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三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省级推荐标准。2019年,市人民医院新增市级重点专科4个,重点建设专科1个,7个科室通过市级重点专科复评;二院新增市级重点建设专科1个;三院传染科获得省基层特色科室,新增南通市特色专科2个。市级医院、中心卫生院、基层医院平均住院日分别控制在9天、8天、6天以内。

    (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是推进居民医保总额预付进一步完善居民医保总额预付实施方案,按照总额预付、集团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原则,将医保基金(包括市内、市外)打包预付至医疗集团,按筹资和待遇支付标准,结合近三年市外、市级、镇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际基金支出等因素,综合确定预算额度。在提取1%风险金、5%调剂考核基金、35%市外就医基金的基础上,剩余部分作为当年度住院基金可支付总额和门诊基金可支付总额。强化三合理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制定科学的医疗费用管控机制,制定《启东市市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不轻易转诊疾病清单》、《启东市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居民医保总额预付工作重点考核指标。建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社会办医疗机构居民医保基金纳入医疗集团统一管理。医保局、卫健委加强协同监管,确保基金安全高效使用,鼓励定点医疗机构引导病人留在市内、下沉基层、控制费用。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结余分配机制。门诊统筹基金、市外就医基金结余部分全部纳入医院医疗业务性收入。医疗集团住院总额结余资金由医疗集团按照分配份额纳入各级医院收入。主要用于历年居民医保不足部分、学专科建设奖励、重点人才引进、用于新技术、科研项目配套奖励、医疗集团对口支援、联合病房、共享中心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工作推进奖励、控费成效明显的单位奖励等。三是启动医疗服务收费价格调整。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改革路径,积极开展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省级试点,61日正式实施,6月份完成市级医院价格调整,第三季度中心卫生院价格调整到位。根据该方案,我市将在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的基础上,调整4大类24小类医疗服务项目,其中上调472项,下调143项,主要涉及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降价的为部分检查检验类项目。

    (三)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把握新机遇

    一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出台人才新政以省人才县管乡用试点市为契机,建立医疗集团人才周转池,实行动态管理,促使人才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加大人才招聘力度,主动与省内各医学院校对接,做好校园招聘工作,与省外医学院校对接,进一步加大引才工作力度。2019年,编内人员招聘106名,其中研究生21名;编外人员招录189名,其中本科28人。前移引才关口把定向培养作为解决基层人才荒的重要抓手,大力培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等基层紧缺人才,充实乡镇医院人才队伍。大力培养农村医学人才,充实村卫生室人才队伍,定向培养紧缺专业医学生35 名,农村医学生32名。拔高人才梯队。大力培育高层次人才我市现有江苏“333工程培养对象1名、南通市“226工程培养对象15名,启东市“312工程培养对象6获启东市杰出人才成就奖1南通市第四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推荐上报10名。二是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继续探路前行。完善人员备案管理制度。指导两医疗集团制订集团人员备案制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备案制管理原则、条件、实施步骤要求完善公开竞聘程序,从现有1400名编外卫技人员及90名具有执业(助理)医师的乡村医生中,按照优先向高层次人才、中级技术职务以上临床医生、薄弱专科人才倾斜原则,择优选拔,确定12名(10名原有编外卫技人员和2名乡村医生)进入备案制管理。完善院长年薪制。扩大年薪制实施范围,实施年薪动态增长机制。初拟实施范围从院长扩大到二级医院副院长、集团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总会计师、省优秀基层卫生骨干人才等。年薪从2020年起实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医院管理人才、骨干人才年收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新提升

    一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防深度融合发展重视重大疾病防治,前移防控关口,从疾病预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机构选派专家成立集团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市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医防融合公共卫生管理机制,促进公共卫生资源下沉,打造县域健康共同体。特别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两大集团充分发挥城镇防疫一体化、资源管理一体化、医防融合一体化集团优势,迅速反应,高效作战,筑牢织密防控网,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击战作出很大贡献。二是开展慢病精准化管理。依托信息化支撑探索建立系统、全程、规范、精准慢性病管理模式,实现市镇联动、分级负责、一体化管理,促进市级资源下沉,让慢性病患者得到便捷、优质、全程的健康管理。人民医院组建慢病管理中心镇分别组建慢性病管理分中心市疾控中心参与慢性病管理中心组建,协调开展相关工作慢病管理中心(分中心)参与家庭医生团队,开展慢性病重点人群签约等服务。市级慢性病管理中心专人负责上转患者管理,建立管理档案,重点为上转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优先使用优惠药物,定期随访。专科医师每月一天到分中心开展诊疗活动,进行现场带教指导。为管理对象建立管理专档,以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药物治疗和定期体检、随访等项目实现医防融合管理。三是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20年,我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951455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实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5.98%,一类疫苗接种率99%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70.02%68.55%,新生儿访视率97.3%,早孕建卡率89.15%,产后访视率95.96%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8.1%,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89.4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6.35%,肺结核患者管理率100%,规则服药率98.15%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率83.25%,中医药健康管理率67.17%四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更加优化。以建立签约服务内在激励与建立信息化质控考核机制为重点,优先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签约服务。制定基础包、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包、慢性病服务包、中医药服务包、残疾人康复服务包多种服务包,满足签约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和多元化健康需求。全市镇级医疗卫生机构首诊式签约全覆盖,常住人口签约率68.78%,重点人群签约率85.48%,个性化服务包签约22942人,建成家庭医生工作室83家。海复镇试点开展点单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点单式服务签约率达10.9%探索开展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再造就医流程、重建医患信任、构建诚信社会为主要目标,打造具有统一结算功能的便民就医综合平台,实现与医疗卫生业务无缝对接。基于高效准确的数据交换,建立分时段预约挂号、诊前提醒、诊间支付、先诊疗后付费、诊中检验检查结果推送、诊后满意度评价、评价处理反馈的业务流程。目前已完成启东市便民就医综合服务平台基础平台搭建,并不断完善、优化。医疗集团信息管理中心对具备安装条件的基层医院卫生专网局域网进行标准化改造,初步改变了基层医院卫生专网局域网综合布线杂乱无章、非标产品、网络机房不达标等情况,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对11个镇紧密型医联体信息系统进行更新改造,为深化医疗集团紧密型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加快建设。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和健康服务团队健康一体机为抓手,完成系统及健康一体机上线运行,实现数据实时上传,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随访、糖尿病随访、家庭医生签约、慢病门诊用药补偿结算等系统主要功能上线使用。三是完善便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银医通)。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先看病后付费。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的不断推进,在推进实名制就医的基础上,推进诚信就医建设,以信息化为依托,整合就诊过程中所有收费环节,让挂号-付费-就诊-付费-检查-付费-拿药……”复杂流程变成挂号-就诊-一次性付费的先看病后付费简便流程,把群众在医院的时间全部用于看病就诊,减少排队等待环节和时间,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效率。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被列为202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于615日在市人民医院上线运行,71日将在市中医院上线,随后逐步在全市公立医院推行。

    2019年,县域内门诊均次费用下降2.61%;住院均次费用下降2.32%;群众就医自付医药费用同比下降3.01%;市内医保基金支出同比下降13.5%。县域内三、四级手术同比增长10.8%;危重症抢救成功率98.4%;基层首诊占比70%,同比增长4.47%;市级医院下转病人同比增长13.4 %

    二、主要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基层人才短缺现象严重,全市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南通最低,且由于临床医学、影像学等专业人才生源不足,基层连续多年招聘不到所需人才。同时,近年来各地人才争抢形势严峻,纷纷出台人才新政。因此,建议我市也能及时调整人才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医疗卫生人才落户启东、扎根基层

    (二)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困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是落实“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目前我市已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建立医疗服务收费价格调整机制,一系列医改政策的有效实施,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但医疗机构运行压力明显增大,目前的财政补偿机制难于保障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四、五、六、七四家中心卫生院近三年合计亏损4784.35万元,今年受疫情影响,全市医疗机构第一季度收入减少5500多万元,基层医院运行困难。特别是近几次增发绩效工资政策出台大部分基层医院由于没有收支结余,无法兑现,职工收入明显减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建议进一步落实财政对医疗机构运行支持的动态补偿政策,合理确定政府投入的额度和方式,科学配置医疗资源,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优化公立医院补偿结构。

    (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卫生应急响应

    一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专职公共卫生人员配备不足,新理念新技能缺乏,综合素质不高基层疾控工作网底不牢。而作为疾控工作核心的市疾控中心人员编制不足,现仅有编制54名(含工人编制6名),不到应核定编制的一半,现有人员只能满足于应付常规工作。疾控机构工作方式方法还处于传统的传染病防控模式,还存在预防—医疗脱节现象,难于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期盼。

    二是应急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平战结合、高效协同、快速响应的卫生应急体系还不完善现有综合性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不规范,感染性疾病科未组建,感染病区专业设施与能力尚不能应对突发大规模传染病疫情。120急救中心救护车辆和急救分站配置还不能满足全市大范围急救需求,各类应急专业队伍装备与标准要求有一定差距,缺乏负压病房和负压救护车等救护设备,缺乏大批急救专业人员。

    三是传染病救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传染病定点医院配套建设尚不完善,负压病房建设刚刚启动,目前全市仅有一幢综合的传染病大楼,无独立的感染性疾病楼。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传染科等人才相对较少。负压救护车辆仅有1辆,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协同转运、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发热门诊配备了移动DR、血球计数仪等设备,但缺少移动CTPCR实验室等独立的检查设备,尚未设置独立的检验、药房等配套科室。

    三、下一步医改重点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市的深化医改工作将继续按照国家、省、南通市深化医改决策部署,在启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健康启东建设为统领,总结提炼我市医改工作特色亮点,抓重点、补短板、强基层、建机制,推动政策集成、力量集成、经验集成,实现医改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我市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健康支撑。

    (一)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进一步形成有序就医秩序

    启动3+3+1+N”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即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3个县域医疗中心,吕四、北新、寅阳3个区域医疗分中心,1个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分中心分院医养结合、标准化门诊部改造。

    一是多渠道引入医共体建设支撑资源。充分发挥长三角优质资源带动作用,与医共体牵头医院组建多种形式的纵向医疗联合体,通过对口支援、院府合作、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方式,提升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接县域外临床重点科室,建立科室对科室的帮扶合作机制。

    二是做优龙头医院服务功能。围绕降低县外就诊率,梳理近年来辖区居民外出就医常见病种,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牵头医院相关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转诊审核制,明确健全双向转诊标准,规范双向转诊流程。实现龙头医院由规模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型。按照2019年基数,辖区居民县外就诊人次数力争每年降低2个百分点。

    三是做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强化对标找差,持续改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按照二级医院基本标准提升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医疗能力,推进基层特色科室和甲级村卫生室建设。龙头医院要充分发挥技术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驻管理人员、设置专家工作室(名中医工作站、联合病房),重点帮扶提升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并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放宽手术级别限制,进一步提升基层就诊率。

    (二)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

    一是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加快医院章程制定,推动集团党委成立工作,推进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分级分类培训医院领导班子和党务干部。结合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医院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

    二是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扩大年薪制实施范围对年薪基数实行动态增长管理模式,建立科学考核机制,让优秀的医院管理者和骨干人才年收入逐步提高,充分发挥管理层积极性。完善基层医院岗位设置从原来按人员编制数核定岗位转变成按医院开放床位数核定岗位,增加基层医院岗位数量,有效解决基层医务人员职称聘任难题,提高基层医疗骨干积极性。落实人员备案管理制度增加更多备案管理名额,吸收优秀编外卫技人员,调动基层编外卫技人员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备案管理准入方案考核方式,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规范制定我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强化综合绩效考核和内部运营管理,引导医院改善收支结构、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三)加快推动三医联动改革,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一是推进医保总额预付管理。与南通市医保部门紧密联动,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居民医保总额预付实施方案按筹资和待遇支付标准,综合确定市外、市级、镇村预算额度。在提取1%风险金、5%调剂考核基金、35%市外就医基金的基础上,剩余部分作为当年度住院基金可支付总额和门诊基金可支付总额,根据两者当年度基金实际支出占比确定分配比例。

    二是强化医院控费管理。建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科学的医疗费用管控机制,明确居民医保总额预付重点考核指标,与医保部门加强医保基金协同监管力度,确保基金安全高效使用和医院可持续发展。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探索实施DRGS付费、按病种付费和按床日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相结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三是健全药品耗材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省级试点单位建设,全面完善规范、覆盖城乡的基本药物制度,三级、二级、一级政府办医疗机构品种配备和使用金额的比例不低于35%45%55%。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医保补偿比例,巩固实施低保、五保户和70周岁以上老基层医院住院期间基药全免费制度完善医疗集团药品耗材一体化管理模式

    (四)加快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健康启东建设

    一是健全慢病防控机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循证医学为线上支撑进一步健全完善慢病防控机制推进慢病精准化管理。推进市级资源下沉,建立市镇联动、分级负责,系统、全程、规范、精准慢性病管理模式,实现病人、责任护士、家庭医生团队和医院专家四位一体协调机制。加快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全力推进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卫生健康系统专业优势和主力作用,强化防融合,构建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

    二是推进医防深度融合。探索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医疗集团人头总额预算,交由医共体统筹用于医防融合工作开展。由集团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专科医师、专科护理组成团队,为网格内居民提供团队签约服务,形成全科与专科联动、签约医生与团队协同、医防有机融合的服务工作机制。积极发挥医疗集团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优势和协同作用。落实辖区居民健康管理责任,提高居民健康治理能力。

    (五)加快完善各项配套改革,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有效投入的动态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医院正常运转和合理发展。统筹平衡基层医院级医院绩效工资水平的关系,合理核定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公立医院投入补偿政策,加大对公立医院投入补偿力度。将取消耗材加成补助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纳入年度预算。

    二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基工程。实施医学重点人才战略,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在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引进方面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人才县管乡用,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加速县域内人才流动,吸引人才主动流向基层,促进基层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人才周转回路筑牢基层人才队网底。

    三是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加快便民就医综合服务平台、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和数据分析平台、目标责任制考核系统、在线处方点评系统、县域紧密型医联体业务协同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建设。落实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和远程教育、区域影像等系统上线应用。推进公共卫生领域健康大数据应用,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数据与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互联互通,建立多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