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四次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专栏 > 代表大会 > 十六届四次会议

    关于启东市2014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5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发表时间 : 2015-11-06 13:57:02 * 浏览 :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以及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扣“打好八大攻坚战、实现八大新突破”的工作主题,立足稳中求进,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运行平稳、转型加快、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1%。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40%。
    ──完成财政总收入168.4亿元,增长20.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25亿元,增长14.9%。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增长18%;其中工业投资310亿元,增长14%;服务业投资170亿元,增长30%。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亿元,增长12.3%。
    ──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500亿元,增长10%。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模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达到45.5%,比年初提高3.7个百分点。
    ──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4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5567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5亿美元。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比年初提高0.1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700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60元,增长11%。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3%。
    ──城镇登记失业率2.69%,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速度保持在合理区间。
    经济总量实现稳步提升。初步预计(下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1%。其中,一产增加值68.5亿元,增长3%;二产增加值363.5亿元,增长11%;三产增加值290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3年的9.9:50.7:39.4调整为9.5:50.3:40.2。
    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增长18%;其中工业投资310亿元,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列南通各县(市)区第二。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5个,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完成服务业投资170亿元,增长3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5.4%,比上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增速保持平稳。加强商业网点和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旅游、休闲、健康等新兴消费业态,全市消费市场保持旺盛势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亿元,增长12.3%,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了6%和2%。物价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8%,低于3%的省控目标。
    外向开拓难中求进。全市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6家,增资扩股企业14家,累计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4亿美元,实际到帐5567万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5亿美元;实现境外投资项目6个,新增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8886万美元。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5亿美元。
    2.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现代农业高效发展。全年新增扩建农业项目208个,投入总额23.1亿元。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3.3万亩。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年新增南通市级龙头企业8家。新申报南通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全市农产品直供基地1万多亩,基地30多个。农产品出口创汇1亿美元,出口总量列南通各县市前例。全市渔业总产量达到36.5万吨,实现总产值63亿元。
    二产质效日益提升。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500亿元,增长10%;实现工业应税销售575亿元,增长6%。新兴产业完成产值555亿元,增长18.6%,在规模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达37%。五大产业集群完成应税销售260亿元,增长9.5%,在工业应税销售中的占比达到45.2%。持续开展工业企业科学发展能力星级评价,新增三星级以上企业10家。新增规模企业24家、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15家、超10亿元企业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00亿元,增长10.9%;承建施工面积7800万平方米,增长10%;二建集团列省建筑业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类第1名。
    服务业态不断优化。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90亿元,增长1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40%。4家南通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205.4亿元,实现税收5.9亿元。科创大楼、国动产业园、温商总部、博士生产业园等创新型经济项目加快建设。广发银行启东支行顺利开业,互联网金融、第三方理财等新兴业态不断出现,全市各类金融机构达68家。全年发行各类债券28.2亿元。新增上市报会企业1家,新增上市入轨企业1家,新增新三板入轨企业2家,碧松照明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创新能力持续加强。全年共有118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4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68个;专利申请36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8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57件。新增省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南通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0家;新增科技孵化器面积10万平方米、入驻孵化企业25家。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34人、国家专家5人、省“双创计划”人才5人。
    3.沿海开发全面深化,集聚能力不断提升。
    港口建设加快推进。吕四港环抱式港池一期吹沙造陆完工,进港航道基本完工。渔港经济区两闸外迁、道路、内港池码头和护岸工程全部完工,初步满足渔船停靠、卸货等功能。一类口岸开放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报验工作全面推进。
    园区支撑显著增强。启东经济开发区在省级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三,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工作积极推进。吕四港经济开发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石化新材料产业园道路、排水等各项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广汇能源项目获省发改委正式批复,陆域海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华峰超纤、卓达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在即,渔港经济区品牌体验馆、海鲜街完成规划设计。滨海工业园产城融合实现新提升,博士创业园投入使用,入驻科研机构10家。滨江医药化工园加强环保治理,园区环境治理方案获省政府批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推进。海工船舶工业园获批省海工装备出口基地。江海产业园首期启动区建设全面推进,通航产业园报批有序进行。
    沪启合作步伐加快。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启东研究基地正式揭牌。《启东市全面对接上海若干重大领域研究》课题形成终期成果,制定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市、镇乡、园区在上海举办了多场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与上海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技术转移联盟等产学研专题对接活动,与上海电机学院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建成苏合上海门店35家,在上海各类直销门店总计160多家,与上海超市对接的龙头企业和基地有30多家,年销售额达3亿多元。
    4.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城市功能有效提升。城市环线路网基本形成,华石北路、中央路西延等全线贯通,丁仓港路南延、江海路南延等加快建设。排水防涝体系不断优化,改造排水管网节点60多处,疏通市政管网120公里,新建涵闸泵站10座。城市景观不断美化,丁仓港滨河公园向市民开放,3个高速出入口完成绿化改造,新增市民游园节点3个。文秀新村等8个老小区完成改造。城市综合体、文峰二期、大润发商业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完成主体工程。
    城镇建设有序推进。吕四港、寅阳、近海三个沿海重点镇进一步理顺“区镇合一”体制,城镇建设和产业功能区建设齐头并进,产城融合不断加快。北新、南阳两个南通市级中心镇的镇区道路、安置房、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吕四港镇、寅阳镇入选全国重点镇。
    交通建设不断加快。宁启铁路启东段开工建设,海启高速启东段开工建设,临海高等级公路竣工通车。全市改造险危桥梁129座。公共交通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城东客运站启用,新增和更新节能环保大容量公交车49辆,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0条,城乡公交一卡通投入使用,手机公交网络平台开通。
    生态建设得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村庄环境整治通过省全域验收。电镀企业专项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和园区规范化整治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扎实开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均完成年度任务。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任务超额完成。全年新增造林面积7.8万亩、城镇绿地面积77万平方米,省级园林城市创建通过验收。
    5.民生工程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国民经济同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安置房施工面积175万平米,竣工56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住房1000套,竣工交付678套。区域供水实现双回路安全供水,全市日供水能力达到24.5万吨。各类社会保险继续提标扩面。就业工作有效开展。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各类养老机构9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级验收。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校安工程共实施新建、加固面积40449平方米;南通大学启东校区正式启用;汇龙中学通过四星级高中现场评估验收;市第一中学、滨海实验学校建设推进顺利。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加大投入,中医院门诊大楼竣工启用,人民医院新病房大楼、第三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建设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省先行先试,药品零差价销售全面实行。人口计生工作积极推进。文化和广电事业繁荣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双拥、慈善等其他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群众工作“三强化三提升”机制全面实施,基层治理体系逐步完善。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基层基础杯”夺杯竞赛活动扎实开展。“大调解”、“大防控”体系进一步优化,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应急管理不断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实施。“12345”热线实现与中广有线、供电供水抢修等专线的有效整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各类专项整治深入推进,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总体上看,在面临严峻挑战和各种困难的情况下,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等因素影响,开放型经济和实体经济面临较大困难,个别指标与全年目标有一定差距;二是新落户重大产业项目偏少,招商引资的力度和实效有待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还需加快;三是要素制约现象仍然突出,土地、资金要素保障日益趋紧等各种困难叠加,部分重大项目推进迟缓;四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生态建设任重道远,经济发展水平和民生需求的差距有待缩小,等等。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迎难而上,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一)形势展望

     

     

    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依旧严峻,缓慢复苏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从国际看,发达国家难以在短期内突破现有发展瓶颈,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给新兴经济体带来不小的冲击,也给世界贸易形势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主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仍较高,而新兴国家制造业部门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对产业结构调整双管齐下,这些都将有利于全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但我国经济依然面临产能过剩、债务风险、成本上升等下行压力,企业投资信心和能力有待恢复,产业升级短期内仍缺乏新的增长引擎,国内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仍然较多。从我市看,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和提升小康水平的关键时期,仍然面临着改革创新和稳中求进的艰巨任务,但随着宁启铁路启东段和海启高速启东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吕四港环抱式港池建设加快推进,全市的交通、港口、资源等优势将逐步得到释放,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日趋完善,资源承载能力日益增强,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国家“一带一路”、上海自贸区、江苏沿海开发、苏中融合发展、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多种叠加机遇必将为全市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
    因此,在安排20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要认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二)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建议

     

     

    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发展客观形势和现实需求,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建议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41%。
    ──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增长10%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46.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
    ──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3亿美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三、201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15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南通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八次全扩会精神,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经济社会预期目标。
    (一)优化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充分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左右;服务业投资增长20%以上。加快服务大唐电厂二期、国信热电等项目报批进度;全力推进中化新材料、东凌粮油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年确保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加快促进中远海工二期、神通能源装备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年确保30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鼓励创新消费产品,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培育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消费热点,把培育竞争力强、产业发展引领作用明显的服务业大企业放在突出位置。重点推进黄金海滩升级改造、绿地新村沙旅游综合开发、恒大碧海金沙等服务业重大项目,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巩固扩大对外贸易。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各类外贸扶持政策的激励导向和杠杆作用,加大对外贸大户和新增长点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充分利用两个省级出口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全市对外贸易规模。重点促进新能源产业、海工船舶产业、集装箱产业、医药化工产业、电动工具产业五大出口板块发展,带动全市对外贸易良性发展。以国家一类口岸开放获批为契机,积极推进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
    (二)加快结构调整,激发发展内生活力。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健全重大项目联络机制、会商机制和反馈机制,强化项目前期谋划、申报审批、规划衔接、要素供给等各个环节的保障,确保全市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全年重点推进重大项目100个。强化对全市重大项目的管理督查,建立重大项目阶段目标管理体制,推行“一个园区、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细化每个重大项目的月度推进工作目标,制定项目建设序时节点表,督查项目进度。持续开展重点工作“听看考”活动,着力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达产率。完善并动态化管理重大项目数据库,常年拥有重特大项目储备不少于300个,落户转化率不低于65%。
    注重重点企业龙头引领。促进企业并购重组,支持行业领军企业以战略发展为导向,突出主业关联度和契合度,通过强强联合和行业性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聚效应。积极引导重点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争取制定产品行业标准,重点打造海工装备,核电阀门、电动工具、新型医药等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拳头”产品,形成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全年力争新培育应税销售超50亿元企业1家、10亿元以上企业2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全市亿元企业达到100家。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海工装备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新能源及光电产业链前延后伸,提升电动工具、新医药和节能环保产业高端化和成套化水平。全力培育发展通用航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全年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注重培优扶强,全年确保完成规模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实现工业应税销售增长10%以上;培育应税销售2000万元以上新增长点企业80家。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强化政策、要素、服务保障,发展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业、旅游休闲业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着力推进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在三次产业中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不断提升服务业项目集聚度,重点推进吕四海洋风情区、滨海科技商务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确保当年投资额达32.8亿元。
    加速创新驱动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6.5%。全年新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0家,新申报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新产品不少于60 个。新增省级技术中心5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80个、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个。进一步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大力推进创新型经济园科创大楼、启东科技创业园等各级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全年新增孵化器面积5万平方米,新入孵企业不少于20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350人。进一步深化“两化融合”进程,新增省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3家。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主体,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南通市级以上“全托管”经营主体50家,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高效设施农业面积3万亩。启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级农业园区,加快中国供销农产品物流项目建设。
    (三)突出沿海开发,争创经济领先优势。
    加快港口建设速度。加快吕四港环抱式港池控规研究,进一步明确港区功能。重点推进环抱式港池、新渔港、新材料产业园三大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港口承载能力。推进10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加快渔港经济区品牌体验馆、海鲜街等项目建设。扎实做好吕四港区专用铁路规划研究及报批工作。
    做大做强特色园区。以园区提档升格为契机,推进重大载体建设,让园区真正成为吸引产业投资的“洼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高地”,打造产业转型升级主阵地。启东经济开发区全力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努力打造上海北翼第一海港,滨海工业园积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海工船舶工业园倾力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海工及重装备产业基地,滨江医药化工园积极创建生态工业园,江海产业园争创省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启隆生态科技产业园着力打造上海北部融都市农业、生态养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集聚区,圆陀角旅游度假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
    全力推进融入上海。健全接轨上海工作机制,搭建对接平台,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发挥上海市政府研究中心启东基地作用,深化沪启合作课题研究,深入实施“对接上海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动江海产业园、外高桥(启东)产业园等沪启合作园区建设,努力在全面接轨上海、率先成为上海自贸区拓展区域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深化“139”工程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与上海在科技、人才、教育、旅游、物流等领域的深度对接。
    (四)坚持统筹发展,提升城乡建设水平。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确保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5亿元,城区面积扩展到32平方公里,开工建设城市道路15条;重点加快东城区、新城区两大核心片区开发建设;实施老城区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及配套管网建设,进一步加快封闭式排水系统建设,建设涵闸泵站等排水设施14座;推进蝶湖景区、城市综合体、文峰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进程。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积极抢抓国家重点推进城镇化的有利时机,加快推动城区优质公共资源向镇区延伸、优良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重点镇为支撑、社区为纽带的发展格局,全面提高城镇建设的质量和层次。重点推进北新、南阳两个南通市级中心镇差别化发展,加快吕四港、寅阳、近海等镇的产城融合发展,加强东海、海复、王鲍等镇的特色发展,逐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新型城镇。
    加快实施交通建设。全面推进宁启铁路启东段、海启高速启东段建设,推进启东至上海城际铁路的前期研究。天江公路、志圩公路等加快建设,东惠公路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完成临海公路绿化工程,实施1000公里农村公路安保达标工程。进一步调优公交线路,方便群众出行。继续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城乡公交候车亭50个,完善城乡公交首末站建设,实施滨海工业园区客运站建设,建成电子站牌14个。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绿色增长,加快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确保节能减排完成上级目标任务。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环境违法企业的查处力度,做到环境违法“零容忍”。建立和完善“清水行动”长效机制,实现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加强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秸秆焚烧等污染综合治理,新建乡镇污水管网10公里。优化城乡环境,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万亩、城镇绿地面积70万平方米。
    (五)着力民生保障,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确保所有幼儿园达到省合格幼儿园标准,省优质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基本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改造任务;加快推进市第一中学二期、折桂中学二期、城北小学等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规范分级诊疗制度;确保人民医院主体工程完工,第三人民医院病房大楼竣工投用。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创新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创建。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发展福利、慈善事业。
    提升社会保障质量。统筹城乡社保、医保,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实现城乡统一,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困难群众的相关救助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全年新增床位不少于400张。加快西气东输、区域供水管线建设。全年建设保障性住房1000套。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继续深化“三强化三提升”工作机制,积极推行“政社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强法治启东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继续深化大调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构筑立体化、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积极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提高“平安启东”建设水平。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2015年既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关键之年,充分把握省、南通对启东发展的定位和要求,结合我市发展的阶段和条件,加强对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合理确定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举措,按上级要求积极探索“多轨融合”,加强与国家、省、南通市“十三五”规划的对接,依法编制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反映时代特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的“十三五”规划。
     各位代表,201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重大而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关心和监督下,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市委十二届八次全扩会和本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要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谱写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